立即體驗

Emsculpt 減脂增肌2.0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 條款細則 以及 私隱政策

*療程效果會因個人之皮膚、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
作者Kiyon Wong
發布2025年01月22日

產後女性很常遇到的挑戰便是「腹直肌分離」,這是由於腹部肌肉在孕期受到壓力拉伸而造成!當腹直肌逐漸分離,核心力量也隨之下降,影響到生活質量!本文將深入探討腹直肌分離的原因、症狀、自我測試方法,並提供修復方法來改善腹直肌分離!

1

什麼是腹直肌分離?

腹直肌分離是一種腹部肌肉的異常狀況,通常在懷孕期或產後容易發生。腹直肌是位於腹部中央的兩條平行肌肉,在孕期隨著胎兒成長及腹部重量增加,腹直肌中間的「腹白線」會受到拉伸並逐漸分開,造成肌肉分離的現象。這一過程可能導致腹部無法完全恢復原狀,形成鬆弛的外觀,並影響腹部肌肉的正常功能。

2

腹直肌分離的常見原因

1. 孕期壓力

懷孕期間,胎兒的成長會擠壓腹部肌肉,使腹直肌逐漸分開。此外,增大的腹部重量使核心肌群承受更大壓力,導致腹白線的彈性減弱,無法在產後完全恢復。

2. 產後體重快速變化

產後迅速的體重變化會影響腹部肌肉的張力,腹直肌無法適應這一變化而逐漸分離。

3. 不當的運動或過度腹部訓練

過度的腹肌鍛鍊可能增加腹部肌肉的壓力,尤其是在沒有正確的核心力量訓練的情況下,腹直肌分離的風險會增加。

4. 其他生理因素

如荷爾蒙變化、遺傳基因、年齡等都可能影響腹部肌肉的彈性,增加腹直肌分離的可能性。

延伸閱讀

    3

    腹直肌分離的五大症狀

    腹直肌分離的症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:

    - 腰酸背痛:腹部無法提供足夠支撐,容易引起腰部和背部的酸痛。

    - 腹部鬆弛:即使減重,腹部仍顯得鬆弛,無法回復到產前的平坦狀態。

    - 漏尿:由於骨盆底肌肉的穩定性降低,排尿時的控製力也會下降,導致漏尿現象。

    - 小腹凸出:由於腹直肌的分離,小腹容易凸出,即便體脂不高仍可能會顯現小肚腩。

    - 妊娠紋增多:腹部肌肉分離使腹皮更鬆弛,容易出現妊娠紋。

    4

    腹直肌分離自測:2分鐘即知道你有沒有腹直肌分離!

    1. 準備姿勢

    平躺於瑜伽墊上,膝蓋彎曲,腳掌平貼地面,放鬆上半身,確保腹部無壓力。

    2. 進行測試

    輕輕抬起頭部並縮緊腹部肌肉,使腹直肌進入緊繃狀態。用手指放在肚臍上方,輕輕壓入,感覺肌肉間的間隙。

    3. 測量結果

    如果能感覺到腹直肌間的間隙一至兩指屬於正常,若超過兩根手指寬度,那麼便可能有腹直肌分離的情況,能放入愈多手指即代表腹直肌分離程度愈嚴重,建議進一步尋求專業診斷。

    立即體驗

   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
    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    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 條款細則 以及 私隱政策

    *療程效果會因個人之皮膚、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
    5

    腹直肌分離的修復方法

    腹直肌分離的修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,從日常習慣到針對性的運動,並結合醫美療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
    1. 穿戴束腹帶

    束腹帶為產後的媽媽提供了良好的支撐,減少腹部壓力,並有助於穩定腹部核心。這類產品在運動或日常活動中使用,能有效支撐腹直肌與核心肌群,防止進一步分離。

    2. 營養補充

    飲食中應包括高蛋白質和膠原蛋白,以促進結締組織修復及提升腹部肌肉彈性。增加飲食中的綠葉蔬菜、瘦肉和膠原蛋白補充劑能加速肌肉恢復,增強腹部張力。

    3. 物理治療

    咨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能提供量身定制的腹部訓練計劃,幫助產後婦女重建腹部核心肌群,並逐步恢復腹部穩定性。

    4.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 療程

   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 是一項針對腹直肌分離的非侵入性療程,利用高能聚焦電磁技術(HIFEM™),通過深層電磁波誘發腹部肌肉深層收縮,幫助增強腹直肌與腹橫肌的收縮力與穩定性。同時,這一療程還能燃燒多餘脂肪,加速產後腹部的修復,讓腹部更快恢復緊實,此謂增肌減脂同時進行,而且有研究報告顯示有效改善腹直肌分離。

    6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的運動

    以下運動專為腹部核心肌群設計,並針對腹直肌的修復,建議每個動作都在控制下進行,避免施加過度壓力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1. 空中腳踏車

    - 步驟:平躺於瑜伽墊上,雙手放在頭後支撐,膝蓋彎曲呈90度。抬起雙腿,模擬踩腳踏車的動作,雙腿交替向前伸直,保持腳趾伸展。

    - 效果:此動作收縮腹部核心肌群,尤其是腹橫肌及腹直肌,有助於增強腹部穩定性。

    - 次數:每次進行15次,每邊腿交替一次,重複2至3組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2. 仰臥抬腿

    - 步驟:仰臥,雙腿並攏伸直,雙手掌心朝下放在身體兩側,保持腹部核心收緊。抬起雙腿至90度角,然後緩緩放下,保持背部貼地。

    - 效果:此動作可增強核心肌群的穩定性,減少腹部鬆弛。

    - 次數:每次進行10至12次,重複2至3組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3. 跪姿抬腿

    - 步驟:雙膝跪在瑜伽墊上,雙手撐地,保持背部平直。抬起一隻腿至臀部高度,然後慢慢放下,左右交替進行。

    - 效果:該動作有效提升骨盆與核心肌群的穩定性,同時鍛鍊腹橫肌與腹外斜肌。

    - 次數:每邊進行12至15次,重複2組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4. 交替抬腿

    - 步驟:平躺在地板上,雙手放在身體兩側,保持核心收緊。將一條腿抬高到45度,然後緩緩放下,換另一條腿重複此動作。

    - 效果:針對腹直肌、腹橫肌以及腹部筋膜層進行鍛鍊,有效增強腹部肌肉的收縮力。

    - 次數:每條腿進行10次,重複2至3組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5. 平板支撐(變體)

    - 步驟:趴在瑜伽墊上,雙肘屈曲撐地,腳尖輕輕觸地,保持身體平直並收緊核心。保持這個姿勢10-20秒,然後放鬆。

    - 效果:增強核心肌群,收緊腹部,提升肌肉的控制力和耐力。

    - 次數:保持10-20秒,重複3至4組。

    改善腹直肌分離運動 6.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 療程

    - 步驟:這一療程通過聚焦電磁技術深層激活肌肉收縮,無需任何自主運動,只需躺下放鬆即可。此療程會使腹部肌肉持續收縮並促進脂肪燃燒,約30分鐘即可完成。

    - 效果:快速增強腹直肌及腹橫肌的力量,顯著改善腹直肌分離狀況,同時有效減少腹部多餘脂肪,達到理想的塑形效果。

    - 建議次數:根據個人需求及專業建議,每月進行2-4次療程,能見到明顯改善。

    7

    靠自己改善不了腹直肌分離?直接用Emsculpt 減脂增肌2.0!

    很多產後婦女媽媽試過各種收腹運動,但腹直肌分離問題依然沒改善,原因可能是肌肉訓練不夠深入,難以激活核心力量,再加上產後常見的漏尿和腹部鬆弛,光靠家庭運動效果有限。這時候,醫美療程如「Emsculpt 減脂增肌2.0」就是強效的解決方案!它能促使腹直肌進行高效收縮,深入鍛鍊核心肌群,並增肌減脂,讓腹部更快恢復緊實!你只需要躺著瘦!

    GOKU JAPAN日式美顏專家引入Emsculpt 減脂增肌2.0,大人氣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儀器使用革命性獨家HIFEM™專利技術,獲 F.D.A Cleared認證³,是全球唯一做到增肌同時減脂,實證2星期4次療效,就能減脂-19%、增肌+16% ³,針對難減部位:肚腩、手臂、臀部、大腿及小腿,塑造完美體態²!

    1. 效果明顯²

    Emsculpt減脂增肌儀器效果明顯,能消耗大量脂肪細胞、極速強化肌肉,進行4次後已能減脂-19%、增肌+16% ³。

    2. 30分鐘=20000次訓練³

    以生物激光誘發脂肪細胞分解,並以獨有真空負壓技術促進脂肪排走,徹底溶脂²。

    3. 脂肪代謝x 5倍³

   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有效促進新陳代謝,加快排走脂肪細胞,療程後脂肪代謝率明顯提升5倍³。

    4. 無痛無創

   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零過程無痛無創,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口,在過程只會感到肌肉微酸,完成後即消散,無須恢復期,方便快捷。

    登記試做體驗:GOKU JAPAN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

    ¹ 只限於特定療程

    ² 療程效果及進度會因個人之皮膚、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

    ³ 資料由廠商提供

    立即體驗

   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
    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    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 條款細則 以及 私隱政策

    *療程效果會因個人之皮膚、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
    常見問題  

    background

    產後自然分娩的婦女通常可以在產後6至8週開始進行輕度的修復運動,而剖腹產的婦女則建議等待約12週,以確保傷口充分癒合並獲得醫生的允許後再開始運動。修復運動應該逐步進行,以避免對腹部施加過度壓力。

    輕度腹直肌分離可以通過鍛鍊改善,但嚴重分離則可能需要醫美療程如 Emsculpt 減脂增肌2.0 來協助修復。

    是的,該療程已通過多項國際認證,適合不同程度腹直肌分離修復需求。

    運動時應保持動作緩慢、控制穩定,避免施加過大壓力於腹部,並持續觀察肌肉反應。

    嚴重腹直肌分離或合併其他健康問題(如疝氣)時,醫生可能建議手術修復。

    Copyright © Goku Japan All Rights Reserved.